濤濤
搜索功能無論在web端還是移動端,都是產品中十分重要的功能。文章主要從用戶體驗和產品功能、策略角度來分析,提出一些對應的設計方法。
搜索能夠幫助用戶快速找到想要的結果,其中兩個重要目標是提高搜索結果的相關性,降低結果觸達的延遲性。用戶使用搜索功能來滿足其信息獲取的需求,其搜索目的是在搜索結果中進行內容消費。搜索功能一般來說都是全局性質的“模糊搜索”(用戶可以搜索到產品的主要內容),有時也會出現在局部結構中(如某個功能模塊下的“定向搜索”)。
周周
在UI設計中,文字內容的表述也是需要設計師精心推敲,仔細設計的部分。清晰、準確、簡潔的文案設計能夠讓界面擁有更好的可用性,同用戶建立信任。
文案設計上的技巧很多,應當規避的誤區也不少,今天為你總結16個常見的UI文案設計的誤區,幫助大家少走彎路。
未知的術語和俗語將會增加用戶的認知負荷,所以應當盡量避免使用這類用戶無法識別的詞匯,使用常用和易于理解的詞匯能夠幫助用戶理解。
下面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:
很難說清這種錯誤提示信息是給系統管理員還是辦公室的文員看的。
用心設計
底部導航欄,或者叫做底部標簽欄,這是我們早就習以為常的App組件。有沒有認真想過它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?跟隨本文來復習一下基礎吧。
@陳子木 作為智能手持設備的開拓者,Palm這個品牌幾乎貫穿了整個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。毫不夸張的說,這個徹底消逝于2011年的品牌,直到現在都深刻地影響著我們如今的生活。
#交互學堂# #用戶體驗# 把最重要最常用的操作放在屏幕底部非常重要,因為它們能用一只手指輕松觸及。
【前言】
作為一名設計師,當有人質疑你的設計時,你是含糊不清的表達?還是主觀的表達?又或者干脆不搭理對方?
很多作品優秀的設計師,往往不太會為自己的作品說話
因為他們深信那句“好的設計自己會說話”
@可風f :最近半年因為機緣巧合我從交互設計師變成了產品經理,加入了獵豹清理大師項目并負責海外市場的一些新功能。雖然我之前一直說起產品頭頭是道,但是真的做起來還是壓力山大。并且因為事業群改制和團隊重組,只能自己一個人從頭做起慢慢摸索,上半年光顧著加班了沒時間寫文章。好在現在負責的產品從零到千萬日活開始穩定下來,自己也有了足夠時間和信心去思考總結半年的收獲。
因為身邊有過轉產品想法的同學比較多,自己也認識很多小伙伴是新人產品經理,所以今天想先和大家探討一下如果要一個優秀的產品經理、從設計思維轉變為產品思維,需要面對的幾個挑戰。
首先解釋下什么是設計思維?設計師的工作是在產品的交互和視覺層面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,所以設計師會先確定用戶是誰,然后了解用戶的使用場景,最后根據目標去思考用戶體驗好的解決方案。這個思維的架構套在產品經理上也同樣適用,但是其中的內容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產品經理的本職工作是:
如果你是一名移動產品設計師,你可能會同意這樣的觀點:參考借鑒別人的設計不算抄襲。這不僅是最佳的練習方法,也是一種設計模式,而且還符合業界主流的設計趨勢,同時還能確保在用戶熟悉的模式下來創建可用性的界面。
有人可能會說,堅持設計規范和跟隨其他人的步伐會扼殺創造力,而且時至今日,所有的APP看起來都是大同小異。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看,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問題。你相信Google、Facebook、Instagram永遠是正確的,所以習慣于采用他們的做法,因為他們的設計目標與你的設計目標相同,所以你不會對此產生質疑。
iOS說:“清晰度,咱倆分手吧”
以往的iOS鎖屏界面非常簡單直接,但是來到今年的iOS10,情況發生非常大的變化,在開始認真嚴肅地為大家分析(tucao)之前我想先說明一些東西:
編者按:可以說現如今的移動端UI設計中,卡片式設計撐起了半壁江山,它隨性自由又充滿了邏輯和組織性,它不僅流行著,而且還正在變得更加流行。它長盛不衰的秘密到底何在?讀下去~
個性化的用戶體驗是目前網頁和APP設計的大趨勢。個性化的新體驗大多建立在單獨內容的聚合體之上,而多類型的內容想要聚合起來,卡片式的界面則是最合適的載體。如今你所看到的UI界面設計,卡片式設計幾乎無處不在,從新聞類站點到游戲界面,從物流APP到社交媒體,等等等等。今天的文章將會詳細解釋卡片式設計對于設計師的意義,以及常見的卡片式設計的功能與特性。
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://m.skdbbs.com